UG更适合那些搞大项目的地方,比如汽车厂、飞机厂,用来建复杂模型啥的。而PRO/E就适合中小企业,快速搞定一些简单点的模型。不过当模型特别复杂的时候,参数有时候真没啥用。我一般先用PRO/E画个简单的线框或者曲面,然后再转到UG里去做高级曲面、倒角这些细节操作。毕竟产品老是改来改去,很多参数最后都删掉了。这两种软件各有优点,我觉得结合起来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要是零件又大又复杂,加工的话一般是用UG做好模型,粗加工用cimatron,精加工再用UG。
再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我用PRO/E好几年了,最近开始学UG。我觉得这两款软件在建模思路上其实挺像的(总体来说确实如此),但可能是因为对UG还不太熟悉,总觉得有些地方很别扭。下面列几个问题,希望能有大佬指点一下:
1. 关于混合建模
UG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混合建模,我的理解就是在同一个模型里可以允许存在没有关联的特征。比如在建模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旋转坐标系来创建特征的基点。这些特征好像和之前创建的特征没啥位置上的关系,因为在导航树(类似PRO/E里的模型树)里也没有记录坐标系变换的操作。还有创建BASIC CURVE的时候,导航树里也不会把它当作一个参数化特征记录下来。比如说,如果我想把一条圆弧改成样条曲线,就很麻烦,而且有时候改了还不影响子特征的变化。而在PRO/E里,特别强调特征的全相关性,所有特征按照创建顺序和参考关系有严格的父子关系,修改父特征一定会反映到子特征上。我之前在上海问过EDS的UG技术工程师这个问题,他们说全相关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于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来说,修改设计会很方便;但对于经验不足的设计者来说,容易出现修改后无法生成的错误,这时候混合建模就显得更有用了。
2. 关于Datum Point
在PRO/E里,Datum Point功能真的很强大,所有的参考点都是全相关的,它会随着父特征的变化而变化。但在UG里,很多时候点是不相关的。比如选一个长方体的一条边的中点作为参考来创建另一个特征,当你把长方体的边长变大的时候,这个中点的位置并不会跟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后面做的特征位置也不会改变,这就没法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了。(也可能是我UG还没学明白,没掌握到精髓。)
3. 关于Curve和Sketch
在PRO/E里,所有草绘的截面都是靠参数化尺寸驱动的。但在UG里,只有Sketch草绘的截面才是参数化的,而Curve就不一样了……
再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我用PRO/E好几年了,最近开始学UG。我觉得这两款软件在建模思路上其实挺像的(总体来说确实如此),但可能是因为对UG还不太熟悉,总觉得有些地方很别扭。下面列几个问题,希望能有大佬指点一下:
1. 关于混合建模
UG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混合建模,我的理解就是在同一个模型里可以允许存在没有关联的特征。比如在建模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旋转坐标系来创建特征的基点。这些特征好像和之前创建的特征没啥位置上的关系,因为在导航树(类似PRO/E里的模型树)里也没有记录坐标系变换的操作。还有创建BASIC CURVE的时候,导航树里也不会把它当作一个参数化特征记录下来。比如说,如果我想把一条圆弧改成样条曲线,就很麻烦,而且有时候改了还不影响子特征的变化。而在PRO/E里,特别强调特征的全相关性,所有特征按照创建顺序和参考关系有严格的父子关系,修改父特征一定会反映到子特征上。我之前在上海问过EDS的UG技术工程师这个问题,他们说全相关性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于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来说,修改设计会很方便;但对于经验不足的设计者来说,容易出现修改后无法生成的错误,这时候混合建模就显得更有用了。
2. 关于Datum Point
在PRO/E里,Datum Point功能真的很强大,所有的参考点都是全相关的,它会随着父特征的变化而变化。但在UG里,很多时候点是不相关的。比如选一个长方体的一条边的中点作为参考来创建另一个特征,当你把长方体的边长变大的时候,这个中点的位置并不会跟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后面做的特征位置也不会改变,这就没法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了。(也可能是我UG还没学明白,没掌握到精髓。)
3. 关于Curve和Sketch
在PRO/E里,所有草绘的截面都是靠参数化尺寸驱动的。但在UG里,只有Sketch草绘的截面才是参数化的,而Curve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