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的时候,为啥银幕上的人动起来跟真的一样?其实啊,这全靠骗眼睛的黑科技!
拍电影的时候,摄像机每秒咔嚓24下,每一帧都是静止的画面,但动作连着拍,相邻两帧差别特别小。放电影时,放映机也是一秒闪24次——亮一下、暗一下,画面飞快切换。你没发现银幕一直在闪?因为人眼有后遗症,叫视觉暂留。说白了就是前一个画面消失了,眼睛还留着影儿,跟下一个画面无缝衔接,大脑就以为它在动。
比如先闪一条竖线,再闪一条横线,要是间隔太长(超过0.2秒),你就看到两条分开的线;要是够短(小于1/30秒),你会觉得它们是同时亮的;如果卡在中间(比如1/15秒),大脑直接脑补成一条线来回晃——这就是似动现象,明明是静态图,愣被你看成了动画。
电影就是靠这个原理,把一堆不动的照片拼成流畅动作。一小时的电影,其实银幕有一半时间是黑的,但我们完全察觉不到,全被眼睛和大脑给脑补了。
还有慢动作镜头,那是拍摄时高速连拍(比如一秒拍上百张),播放时还是按24帧来放,画面多了,动作自然就变慢了,细节拉满,帅就完事了。
电影能动起来,不是机器多牛,而是我们的眼睛太容易被骗啦~
拍电影的时候,摄像机每秒咔嚓24下,每一帧都是静止的画面,但动作连着拍,相邻两帧差别特别小。放电影时,放映机也是一秒闪24次——亮一下、暗一下,画面飞快切换。你没发现银幕一直在闪?因为人眼有后遗症,叫视觉暂留。说白了就是前一个画面消失了,眼睛还留着影儿,跟下一个画面无缝衔接,大脑就以为它在动。
比如先闪一条竖线,再闪一条横线,要是间隔太长(超过0.2秒),你就看到两条分开的线;要是够短(小于1/30秒),你会觉得它们是同时亮的;如果卡在中间(比如1/15秒),大脑直接脑补成一条线来回晃——这就是似动现象,明明是静态图,愣被你看成了动画。
电影就是靠这个原理,把一堆不动的照片拼成流畅动作。一小时的电影,其实银幕有一半时间是黑的,但我们完全察觉不到,全被眼睛和大脑给脑补了。
还有慢动作镜头,那是拍摄时高速连拍(比如一秒拍上百张),播放时还是按24帧来放,画面多了,动作自然就变慢了,细节拉满,帅就完事了。
电影能动起来,不是机器多牛,而是我们的眼睛太容易被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