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我来简单说说这个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哈~
所谓的乘,其实是从印度那边传过来的一个词,yana,大概就是交通工具或者修行的路子的意思。大概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吧,佛教里面就开始出现一些新思想、新派别。他们觉得自己这套理论特别牛,能像一艘巨轮一样,带着大家从生死苦海直接开到解脱的彼岸,成就佛果。于是他们就自封为大乘,然后把以前那些传统的佛教派别叫作小乘。不过,小乘自己可不认这称呼,像现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那边信的南传佛教,人家一直自称是上座部佛教。
那大乘和小乘到底有啥不一样?
首先,对释迦牟尼的看法就不一样。小乘认为释迦牟尼就是一个导师、一个觉悟者,挺有人味儿的。而大乘就觉得释迦牟尼法力无边、无所不能,还觉得不只是他一个佛,在过去、现在、未来,还有东南西北各种方向,到处都有佛!
其次,修行方法也不同。小乘主要靠戒定慧三学,加上八正道,一步步来修。大乘除了这些之外,更强调菩萨行,包括六度和四摄。
说到菩萨,这是大乘的一大特色啦~菩萨就是那种发了大愿的人,誓要把所有众生都救出去,一起解脱。大乘信徒觉得,释迦牟尼成佛前那段做菩萨的过程特别重要,所以他们也鼓励在家修行,不一定要出家,不像小乘那么严格。
那六度是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通过这六个方法,就能渡过苦海,到达彼岸。
还有四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跟人打交道时用的方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也就是怎么去感化别人、帮助别人一起修行。
总之,大乘喜欢叫自己的那一套为菩萨思想,修行方法叫菩萨行,连戒律都叫菩萨戒,就是为了跟小乘区分开来~
以上就是我对这事的理解啦,欢迎补充指教~
所谓的乘,其实是从印度那边传过来的一个词,yana,大概就是交通工具或者修行的路子的意思。大概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吧,佛教里面就开始出现一些新思想、新派别。他们觉得自己这套理论特别牛,能像一艘巨轮一样,带着大家从生死苦海直接开到解脱的彼岸,成就佛果。于是他们就自封为大乘,然后把以前那些传统的佛教派别叫作小乘。不过,小乘自己可不认这称呼,像现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那边信的南传佛教,人家一直自称是上座部佛教。
那大乘和小乘到底有啥不一样?
首先,对释迦牟尼的看法就不一样。小乘认为释迦牟尼就是一个导师、一个觉悟者,挺有人味儿的。而大乘就觉得释迦牟尼法力无边、无所不能,还觉得不只是他一个佛,在过去、现在、未来,还有东南西北各种方向,到处都有佛!
其次,修行方法也不同。小乘主要靠戒定慧三学,加上八正道,一步步来修。大乘除了这些之外,更强调菩萨行,包括六度和四摄。
说到菩萨,这是大乘的一大特色啦~菩萨就是那种发了大愿的人,誓要把所有众生都救出去,一起解脱。大乘信徒觉得,释迦牟尼成佛前那段做菩萨的过程特别重要,所以他们也鼓励在家修行,不一定要出家,不像小乘那么严格。
那六度是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通过这六个方法,就能渡过苦海,到达彼岸。
还有四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跟人打交道时用的方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也就是怎么去感化别人、帮助别人一起修行。
总之,大乘喜欢叫自己的那一套为菩萨思想,修行方法叫菩萨行,连戒律都叫菩萨戒,就是为了跟小乘区分开来~
以上就是我对这事的理解啦,欢迎补充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