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戊戌年而不是丁酉年。在干支纪年中,按照规定,以年份的尾数来确定天干,比如2018年中8为戊。而根据2018年除以12的余数为2,可以确定该年份为戌。因此,2018年即为戊戌年。干支纪年采用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并以此循环往复。干支纪年最初起源于西汉时期,并在王莽时期开始通行。朝廷在黄巾起义口号中使用到“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时(即1644年),大约为甲申年;60年后(即1704年)仍为甲申年;300年后(即1944年)仍为甲申年。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大致对应关系,因为公历与干支历有所不同,在起点上也会有所差异。
补充信息:天干地支是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进行观测并形成的概念,“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了一种古代纪年历法,通过将二者按固定顺序相配合来确定干支纪元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于纪月、纪年、纪时等。
参考资料:搜索百科-天干地支
补充信息:天干地支是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进行观测并形成的概念,“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了一种古代纪年历法,通过将二者按固定顺序相配合来确定干支纪元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于纪月、纪年、纪时等。
参考资料:搜索百科-天干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