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历史是没有假设的,因为它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但众人对于历史的假设性讨论从未停止过:从秦始皇如果不是在东巡途中猝死秦朝会不会延续下去,到如果美国没有在日本投原子弹,抗日战争会不会晚些结束。那么没有美国的这颗原子弹,抗日战争究竟会不会晚些结束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个历史脑洞吧。
要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益国家是美国,相信一定没人反对。二战结束苏联解体后,美国就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霸主,它的第一强国地位至今牢不可破。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前,美国一直是以中立国家的身份观战,顺便将武器出售给参战双方大发横财。
日本在二战中的野心一直不小,不仅企图吞并中国,更把主意打到了美国身上。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美国被正式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时经济实力已经是世界第一的美国绝对不是任由日本乱捏的软柿子,所以在隔年也就是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溃败。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也极大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和军事实力。日本经过中途岛海战的大败,就有了向美、英求和之意。但是为了报珍珠港事件之仇的美国没有接受日本的求和,美国坚持要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美国经过82天的苦战,终于取得了冲绳岛战役的顺利,日本本土面临失守的危险。随着日本的法西斯同盟国德国的投降,日本更是自知大势已去,通过瑞典再次向美国求和但仍被美国拒绝。之后就是我们看到的美国装着原子弹从旧金山出发,将第一颗原子弹投向广岛,随后就是长崎。
总而言之,从中途岛海战后,就注定了日本在二战的失败结局。故此,我觉得即使美国没有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在二战后期颓势明显的日本仍然坚持不了多久,抗日战争还是会按照原有的时间轨道结束。毕竟,战争永远是站在正义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