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梦想,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
一、理想应该是什么?
理想是一股牵引你达到最想实现的长远目标的稳定而且坚定的精神力量,它应当具备几个基本条件:长远、坚定、明确。实现了的理想则是一种具体的物质或精神形态。
想要在未来实现的理想是行动的出发点,被实现了的理想是行动的目的地。
理想是青年人去往远方的理由,这个理由必须是坚定的、持久的,可以不断调整但永远不轻易丢弃,可以不断遭受打击但始终可以让你热血沸腾,可以在困难重重之时与你希望,即便是在不见天日的日子里也让你信心满满!
青年应有如磐石般坚定的信念,鸿鹄之志般远大的理想,勇于改革与创新,既能担历史之使命,又能定未来之昌盛。
二、理想产生的条件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来自于他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来自于他的过去(历史)所塑造出来的“现在这个他”。
无论个人的理想追求是利己还是利人,理想的本质是基于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延展开来的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以产生理想的根本性条件是:生存与发展之需要,重点在发展。这种需要在时间上短期内是立足于当前需要、长期上是依托于当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的。
这种作为理想的形成基础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又应当被细分为:确实需要和你认为自己需要。
三、少年如何树立理想?
在真正的树立理想之前,一个作为理想的主人的人应当明白上述的理想的三个层次,展开如下:
首先,人要去奉献、去创造的前提是自身的生存不成问题,也唯有自身的生存不成问题,才有余力去奉献和创造。这也正是大多数人的理想必须围绕着个人的生存问题而展开的原因,这就要求大家先完成“独善其身”的过程,解决个人的生存。
其次,当一个人的生存不成问题,要想树立起理想信念,就必须要有对某些事物的较为持久和稳定的兴趣、好奇,也唯有较为稳定和持久的兴趣和好奇才会转变为个人的目标、追求或者理想信念。
这就要求大家将自身的“爱”发挥出来,去爱某些人、去爱某些事物,也要求大家将自身的“好奇和兴趣”发挥出来,去认识、去了解、去追寻一些东西。人的信仰归根结底出于爱!
第三,如果一个人要以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作为理想,就需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发扬出来,并且与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心中同时装有个人的兴趣和社会的需要。
这就要求作为理想的主人的这个人有比较强的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或者着力培养自己参与社会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是从想做到能做的检验过程,没有前面两个以个人为基础的需要、兴趣、追求作为基础的理想只能是高悬其上而无法落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