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后驱这玩意儿,其实是最早玩车的时候就有的配置。简单说,就是发动机放在前面,动力往后桥输出,靠一根大传动轴连接差速器和轮子。这套系统的优点很明显:载重能力强,加速和操控也更爽。但为啥现在后驱车越来越少了?主要还是跟油有关系。
1. FR系统太重了
从50年代开始,欧洲就开始不爱后驱车了,转而流行前驱车。尤其是法国的雪铁龙,那时候带头宣传前驱车,连戴高乐都用它。感觉欧洲人好像更喜欢小巧的前驱车,但这又是为啥?
其实,二战时期法国自由军是因为没得选才用前驱车的,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前驱车本质上不如后驱好。为啥?因为前驱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全堆在车头,导致后轮的压力比前轮小。转弯的时候,车尾容易甩出去;加速时重心往后移,前轮抓地力减弱,急加速还容易打滑。特别是拉货爬坡的时候,前轮更容易打滑,车子很容易失控。所以早期大家都不太喜欢前驱车,也就法国人偏爱这种配置。那后来为啥前驱车反而成了主流?
答案就是——石油危机+经济危机。20世纪下半叶,欧美都被这两件事整惨了。英国车企几乎全被外国收购,德国的宝马、奔驰、奥迪这些品牌也差点破产,最后只能抱团取暖才熬过来。意大利那边也是以菲亚特为核心模仿大众模式活下去……消费者对用车成本越来越敏感,反而不在乎车的质量了。于是省油又便宜的前驱车就火了起来。前驱车没有后传动轴,结构更简单,后悬挂的要求也不高,整车重量还能轻不少。每减重100公斤,油耗就能少个0.5升左右,而且造车成本更低,价格自然也便宜了。
所以,前驱车靠着油耗低、价格低的优势,慢慢成了主流。虽然它的品质确实不如后驱,但不是大家不想用后驱,而是真的用不起啊!
2. 后...
1. FR系统太重了
从50年代开始,欧洲就开始不爱后驱车了,转而流行前驱车。尤其是法国的雪铁龙,那时候带头宣传前驱车,连戴高乐都用它。感觉欧洲人好像更喜欢小巧的前驱车,但这又是为啥?
其实,二战时期法国自由军是因为没得选才用前驱车的,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前驱车本质上不如后驱好。为啥?因为前驱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全堆在车头,导致后轮的压力比前轮小。转弯的时候,车尾容易甩出去;加速时重心往后移,前轮抓地力减弱,急加速还容易打滑。特别是拉货爬坡的时候,前轮更容易打滑,车子很容易失控。所以早期大家都不太喜欢前驱车,也就法国人偏爱这种配置。那后来为啥前驱车反而成了主流?
答案就是——石油危机+经济危机。20世纪下半叶,欧美都被这两件事整惨了。英国车企几乎全被外国收购,德国的宝马、奔驰、奥迪这些品牌也差点破产,最后只能抱团取暖才熬过来。意大利那边也是以菲亚特为核心模仿大众模式活下去……消费者对用车成本越来越敏感,反而不在乎车的质量了。于是省油又便宜的前驱车就火了起来。前驱车没有后传动轴,结构更简单,后悬挂的要求也不高,整车重量还能轻不少。每减重100公斤,油耗就能少个0.5升左右,而且造车成本更低,价格自然也便宜了。
所以,前驱车靠着油耗低、价格低的优势,慢慢成了主流。虽然它的品质确实不如后驱,但不是大家不想用后驱,而是真的用不起啊!
2. 后...